05/04
我觉得这是最后一篇了。原因显然不是因为疫情结束了,而是觉得这成为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已经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了。
先对上一篇的一些问题回答一下。
在上一篇记录中我写到了“疫情好转”,很多朋友非常不明白——确诊都一百万了,如何叫做“好转”。防疫这个事情,如果只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看,而没有经济顾虑、也不担忧考虑少数人在短期内的权利受损的话,最佳手段当然是在早期就做高强度的隔离。大约两月以前,美国的低强度隔离失败之后,那么“隔离”这个概念就不再是一个可行的科学方向了,因此公共卫生专家提出了“缓和”的方向,也就是老美常说的“flat the curve”——承受疾病的传播,但是控制其不超过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这当然不理想,但是在“隔离”已经失败的现实下,这就是唯一的科学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感染人数必然不停地上升,而关注的重点则是医疗系统负载能力是否被击穿。所以我提到“好转”,是指在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大致见顶的情况下,医疗系统并没有被击穿,而且前景尚可。只是每天无可挽回的一千多死去的美国民众,尽管把他们的名字一一登上报纸的讣告栏,生命终究是的逝去了,这也是隔离失败之后只能面对的残酷的自然规律了。
另外发现一个反馈,我上一篇记录中引用的其他新闻媒体的照片,基本都被微信过滤了,可是用其他浏览器则可以正常看到。自己拍的照片则没有问题。研究发现是我在粘贴的时候,直接把URL贴上去了而不是把图片留在我自己的服务器上。这个现象表明,不仅有大防火墙在过滤各种网站,微信还在应用这一层做进一步的审查。如果以后遇到异常,大家可以试试点击右上角的“…”选择其他浏览器而不要在微信内阅读。
另外有好几位朋友的提到了有失业金为什么那些人还非要去抗议。首先失业金比平时的收入会低一些,这个和失业保险的计算有关系,所以和每个人的具体获得的失业金会不同,但大致是平时收入50%,有孩子的人可以获得更多一点。另外最近通过的经济刺激法案从3.29至7月底为失业民众提供额外的大约每月1800美金的收入。这些数额还是不差的,覆盖面包含了不仅普通工薪也包含了自雇业者(可以把他们大致理解为个体工商户),此外企业如果不裁员的话,还能获得其他的一些补助及无责任贷款等等。当然也不能忘记了,失业金的领取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不是这辈子就能一直领下去从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各个州的时限不同,大约在4个月~7.5个月之间。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些补贴还是不错的。然而作为一名要付各种账单的普通民众,你愿意正常工作拿到正常收入还是拿打了折扣的失业金?更何况有不少的企业主每停工一天,他们就少赚一天。而且另外一个事实是,美国宪法规定言论自由与集会自由的权利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并不是拿了政府补贴就会失去这种权力。我也觉得那一小群集会民众中大部分是或傻或坏,觉得他们在破坏疫情的控制,消遣其他人的生命,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他们是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这一事实。
作为社会中有责任心的一员,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放弃自己的利益以求得更大的社会利益。但是从长久法制的角度来看,任何一项旨在牺牲少数人利益而维护社会公益的律令都必须非常谨慎,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对一部分人利益的剥夺,而对他们利益的剥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应该及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有所补偿,则是需要通过“允许所有人发声”的方式来商议并妥协的。这个话题涉及到“多数人暴政”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了解,维基百科上写的简洁明了,唯一不便可能就是需要科学上网了。
顺便说一句,维基百科与其他很多网站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是通过crowdsourcing这一方式来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也正是通过“允许所有人发声”这一方式来尽可能地维系知识的中立性,防止某一方因为利益缘故垄断知识传播从而获得扭曲事实的能力。Wiki为了维系其中立性,防止其自身收到广告商利益的影响,一直拒绝广告,因此每年则需要向读者征召捐款。我们家坚持为Wiki捐款的缘故就是希望维系它的中立性,希望这个众人的发声能最大可能地维护事实的记录。钱不用太多,它的模式就是靠众人的涓涓细流,再戴上高帽——你掏出的每一个铜板,都能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
特别感谢朋友们从武汉、深圳、广州陆续寄到的口罩,在我把主要N95口罩捐给医生之后,这一大批口罩有效地加强我的底气!
05/14
过去一段时间,各个媒体、各个政府都在不停地嘴炮,不管观点如何,各位没有证据而发布各种似是而非的媒体、X宫、X卿、X发言人、X部、X日报、插秧台,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上面的各位都是垃圾。
最近也发现一股清流,财新网http://www.caixin.com/,有些有深度的文章需要付费,但是总的来说它的头条大约能告诉你近期发声的要事,而不是像其他大部分门户网站一样每日头条都易引发晕车呕吐。
05/21
过去大约一个月的过程中,基本上对医疗系统不再有太大的担忧。但是Illinois病例的增长则是忽高忽低,最高值达到单日新增病例4000多,单日死亡病例接近200。这个4000可能是outlier,其他的单日新增最高峰大约在3200。州长的宣布再次对疫情高峰的预测进行了推迟——认为其将在6月中旬。当然有很多人对这个预测有不同看法,包括科学的观念和政治的观点。不过总体来说我个人对于Illinois不太担心,州长还在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没有觉得他比科学家更懂就行,一定程度的误差是正常现象。
另有一则消息不吐不快。因为中国民航局自三月份开始执行的“五个一”政策,五个一是什么呢——“一国一航空公司一周一个航点只能有一个航班”。航班大量减少,疫情持续时间一长,那很多人的各种事宜就耽搁了,而其中留学生又是相当一部分。领事馆还是做了一点点事情,至少发通知说要把孔子学院和未成年的留学生等人包机接回去。那最近因为一趟包机的手续美方没有批准,民粹媒体们又开始了。当然最后这个事情又是一堆烂泥——说没有及时提交申请、说故意刁难。我看这个事情的原委,还是五个一政策,论坛上一个网友嘲讽说五个一政策就是“一个中国人,一旦出了国,成为一名留学生,就再也买不到一张机票,一直回不了国”。
05/23
原来五月才是雨量最多的时候,前两天下大雨,特意到后院冒雨看看这临时小溪。
最近在附近社区散步比较多,头一次看到头顶树上的鹰。
06/08
汽车的保养本该五月份做的,考虑到保养需要工作人员进入车内,还有有些担心携带病毒,所以推迟到前面周末才做——我想夏天的话,把汽车留到driverway上暴晒一两天,四五十度的温度一两天应该足够把病毒分解了。
Illinois已经开始进入第三阶段了,具体细节不太记得,大约就是各行业在有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开始重启。去4S店的时候留心观察一下,工作人员还是挺小心的,没有看到一个没戴口罩的,进入汽车前先用薄膜盖上座位、方向盘。多嘴问了句安装roof rack多少钱,服务人员说待会有专人来告诉我。我在等待室待着,看大家不管什么人都戴着口罩,也都保持社交距离。等了十分钟也没人来,这时我又后悔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嘛要让人来介绍roof rack,又等了一会,实在耐不住就决定步行去旁边的家居装饰店。
郊区一般的地方都是需要汽车的,不用汽车而能步行抵达的情况极少。这会算是幸运的,地图上显示不用走十分钟就能到。我于是拎着口罩一直走到快到商店入口,有人了戴上,店里人不少,看到商业恢复还挺快,不过也有一些商家尚未开张。和一两个月之前的明显区别就是——完全看不到不戴口罩的人了。
06/21
伊州大抵应该要进入、或是已经进入“第四阶段”了,不过我也没有仔细查看第四阶段的具体措施是如何,反正自己家会还是会继续执行较高的防疫措施。近期的伊州的疫情数据大抵是持续下降,每日新增从最高峰的单日3~4千降低到大约每日600例,每日死亡大约是20~40人左右,留心查看了一下死亡者的年龄,几乎都是50~90岁的,只有某一天看到一位40+的逝者。
当前来看肯定没有问题了,但是多看几个季度的话,情况并不一定会持续乐观下去。
一方面是平权运动导致了大量的街头人员聚集,参加的人多数要么是不规范地随便套个口罩在头上(都不一定在脸上),要么完全不戴口罩。可能夏季温度较高且都在室外,所以距离这一波的平权运动已经过去了约三周了,伊州尚未见到爆发的趋势。当然,如果没有平权游行活动,也许每日新增确诊数会以更快的速度降低,但是这只是个“如果-也许”,无法验证这种猜测。好在游行示威活动现在基本结束了。
提到平权运动,那不得不提就是在此次平权活动中出现的非常多的极其荒谬的事件。这也是不少人虽然诟病川普各种神经病,但还是要捏鼻子选共和党推出的川普。详情的话,准备另外写一篇文章来分享我的看法吧。
另一方面,川普由于民调持续走低,当然也是由于疫情有趋缓的势态,他决定重启他的拿手好戏真人秀了。昨天已经在Oklahoma召开了一场竞选rally。特别有意思的是,参加这集会的人不得戴口罩,且事先得签好协议,大抵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万一得了新冠那不要起诉他人”。与此同时,川普及其支持者还在嘲笑对手拜登此前做的一场维持着社交距离的rally,嘲笑拜登的集会没有什么人在现场。我是一个坚决反对承担无意义的风险的人,又信奉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是无法理解川普铁粉思维的。不过有一句话我还是略表赞同,不敢无口罩参加集会的川普支持者不是真正的好铁粉。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川普团队一定会继续把竞选集会办下去。距离十一月大选已经不足5个月,川普的竞选集会是否能在夏季全部结束,这种户外的无口罩大规模集会是否进一步促进病毒的大爆发,都很难预测。
最后一方面,疫苗的进展如果继续遵循科学的要求的话,看起来不可能在冬季之前大规模的使用,即便强行宣布大规模使用,疫苗安全问题会受到质疑,那么接种疫苗的人数就会有折扣。今年秋冬季,是否现在南半球的严峻形式就将要转移到北半球,这都是防疫工作的一些重大挑战。
所以下周开始,我决定为秋冬季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提前采购了,关键防疫物资的采购量将需要维持到2021年6月。
前面几个月都只是在附近社区和公园散步,这周第一次去了一个稍大的公园,第一次去了餐厅买了外卖。
WFH的这几个月好时光,没有观察到知更鸟的孵蛋,可能是被大松鼠吓跑了。却发现今年后院的松鼠好像比去年多,站在树下吃枫果一吃就是十几分钟,还觉得奇怪是不是前两年白天不常在家,看不到这么多的松鼠,结果前两天在一棵树上发现松鼠窝,怪不得看到好几次那种mini松鼠在后院。特小的松鼠比成年松鼠更敏捷,甚至都看不清它的动作,动的时候总觉得是瞬息移动的。
下面这个胖松鼠很拽,我盯着它看,它也居高临下盯着我,就差没有个手机和我对拍了。最终我觉得它个头真有点大,怕它真跳下来砸我头,所以对视最终以我的溃败告终。
这树杈之间是松鼠窝。
前面两个月开始上课了,也是我的周记改成了月记的主要原因——借口吧。。。而且期间又修了个raising bed garden两周前才竣工。有空的时候计划再刷点油漆。
Master毕业了,今年的毕业典礼远程举行,按照我惯有的要求的话——毕业有什么好庆祝的,难道以我的要求还能出现“不能毕业”的情况么?但是入乡随俗一下,也算是有点仪式感。远程还是有点遗憾的,不过世事难料,我原本为家人错过今年的毕业典礼而感到遗憾,可是学校同时发通知表示明年会重办一期真正的毕业典礼,所以千万不要为人生中的小意外而感到遗憾。
太太原本并无理工科背景,但是克服很多困难完成了学业,非常值得骄傲。
那么本疫情系列,到此就告一段落了,预计接下来9个月会继续维持与病毒共存的现状。如果做一个总结的话,这是我的一些观点:
共和党总统一脑袋浆糊,既缺乏基本科学素养,又不能团结各方。
民主党在疫情爆发后相对尊重科学却无法在全国层面形成一致的影响力,各个州政府因为政治取向、各州民众对科学的态度、气候及人口密度不同而表现各异。
私人企业在科技领域展现出很厚的家底。
虽然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议员、行政官员,但各方政治力量关心政治利益胜于关心实际疫情,当然也无可厚非,既然是政治力量那么它就是有着政治目的,关键是要合理合法。
法律确保多数人很难剥夺少数人的权利,难以通过封禁手段防疫,stay at home要求几乎全靠自觉,有人起诉stay at home违宪且胜诉。
当年踏上新大陆的探险家们的后裔是真不怕死,无论何时普通民众毫无恐慌,早期的时候多数人在联邦政府的误导下甚至毫无应有的谨慎。
科学与愚昧的激烈搏斗还在进行。
美国制造惊醒了不少人。
经济刺激手段惊人,尽管短期内帮助了很多民众,却留下了潜在的危险。
医疗资源拥有量超出我个人原来的想象。
下一个系列准备临渊羡鱼——去观察11月的总统竞选,但是政治活动实际上是挺复杂的活动,这种活动与专业性讨论不同——美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拥有政治权利就可以参与选举与被选举,更可以发表各种政治观点,因此政治活动中的参与者一定是有非常大的“多样性”的。英文的多样性diversity是个很褒义的词,中文可以称之为鱼龙混杂,或是各显神通。所以参与政治活动,甚至仅仅是观察,有时都会相当stressful——经常会有无必要却难以避免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对牛弹琴、社会秩序崩塌的感觉。所以我尽量在纪实之外,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值得调侃的话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