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撒谎

文前废话:

写文章这事情,我原以为我十年前就戒了,后来机缘巧合,偏偏得了点本事让人删不了帖了,于是兴趣又回来了。自从三月起在家办公,尽管因为喜事而多添了不少琐事,但一是少了通勤省出了不少时间,二是终日沉浸于这田园美色中,心中难免有些文字涌动而难以抑制,所以时不时就有几篇闲杂文章产出。

一件事情发生了以至习以为常之后,不再发生反而就奇怪了。

结果昨天太太就来关心了——“你这段时间怎么不写文章了,你的湾山闲话呢?” 其实前段时间也不是完全没写文章,只是未发表于朋友圈而已。一聊时政,我不是嘲讽世上蠢人太多,就是讥笑某些治下愚民不少。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平时都是一个“nice”的人,长期嘲弄是非,怕是要有损我的人设的。顺便提一句,西方常说的“nice”,并非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缺失的,过去我们称之为“溫”,“溫良恭儉讓”中的“溫”。

为防止我的人设坍塌,所以我前几个月,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院落与庄稼、荤素的搭配以及性情之陶冶,即使写了几篇文章也要藏起来。既然太太来关心了,那今日就写下这篇《记一次撒谎》。

—————————-

我长大在一个小城里,它小到什么程度呢?讲个故事你就懂了。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不知道为什么一名同班女同学在路上惹到我,我一把就把她推翻在地。欺负女同学当然是不光彩的,可是更不光彩的是,当那位女同学躺在地上哭着威胁说”你等着,我要告诉我爸爸”的时候,我立刻就怂了,又赶快把她给扶了起来。原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也就天知地知女同学知我知了,没想到第二天姨妈突然责问我在路上为何要推倒别的同学,我只好如实承认我欺负女同学的不齿行为,然而姨妈再问“你为什么又将她扶起来了”,我只好进一步承认我受到威胁之后的懦弱。那姨妈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因为我这一推正发生在姨妈家的楼下,从四楼厨房的窗户看下去,那就是一目了然。所以这个小城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这个小城中,即便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我的脸面都没处搁了。

此事虽然让我多方面多层次地丢了脸,但我却学到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不能随便在外边做坏事,做了坏事后很容易被别人知道。除了四楼居高临下的姨妈外,这小城的大街小巷中还遍布我的各种亲戚长辈以及我爸妈的各种同事朋友。

小城虽小,但是对小孩子的脚程来说那还是不小的。姨妈家离我的学校很近,所以托姨妈照料几乎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姨妈家吃免费午餐直到上大学。上大学的时候,姨父还不辞辛劳送我去武汉上大学,诶,忽然想到,姨父会不会怀着“终于不用供给这小子免费午餐”的心情把我送到大学去的。

另外一个表弟也是类似情况,午餐也经常在姨妈家。所以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就是我和表弟的欢乐逗比时光,就这样的欢乐时光我们共度了好多年,期间还学了一篇课文叫《谁打碎了花瓶》,小学没有认真读书的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搜搜这片课文的内容。有一天中午,我和表弟正在嬉戏打闹,两个人在房间里玩类似于相扑的智障游戏,突然间听到闷闷的一声,我一想糟了,是不是表弟的肋骨被我的内力震断了,仔细一看表弟,他的表情似乎也以为我的肋骨被他震断了。这时才发现衣柜的镜子被我们共同的内力震断了,就断了,也没碎没掉下来,需要稍稍留心才能看到。相扑比赛当时就停了下来,改为激烈的心理斗争。我估计我的思想应该比当时的表弟要深邃一点,毕竟我刚学过《谁打碎了花瓶》嘛,表弟比我小三岁,大概率当时还没有学过这篇课文没有那么多心理负担。不管思想是不是深邃吧,反正心理斗争之后,我俩决定什么都不提,就当作此次相扑竞赛完全没有发生过,以平手各自有序退场。

日子平静地过去了几天,有一天姨妈突然问我,知不知道镜子破了。人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现在管理团队时的一个理念“做决定之前畅所欲言,做决定之后坚决执行”早在我少年时期就早已形成了。于是秉着这个理念,再根据我和表弟的《关于衣柜镜子自动破裂的若干决定》,我当场就回答“我,不知道”。没想到姨妈立马就说“弟弟都已经承认了,你还在装”,就此彻底终结了我决心进军演艺事业的妄图。然后我就彻底招了。招了之后,除了感概表弟太没骨气之外,心里还不由自主地再一次背诵了《谁打碎了花瓶》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当即脸上就有了火辣辣的感觉,这个火辣辣的感觉,我现在脸上都还有。

通过这个事情,我又进一步学会了,不仅不能在外面做坏事,也不能在家做坏事,如果不幸真做了坏事,那也不要为这事撒谎,否则被揭穿的时候自己的人设崩塌的那一刻真的太难堪了。

今天回想起来,使用轻松的心情、调侃的语调来写的,因为事情已经过去,而我也已经驻扎在IT界不再是那幻想演艺界的少年了,知道孰轻孰重了。而回忆起当时发现镜子破裂的那一刻,我那时还真希望那闷的一声只是我的肋骨被表弟内力所伤。因为无法判断事情的轻重,所以在对未知的恐惧之下,就希望通过隐瞒事实来维持现状,企图阻止事态向未来发展。

所以在一个家教严肃的家庭中,犯错后害怕承认似乎是必然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那如何帮助孩子避免撒谎,我的一丝浅见是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建立诚实的价值观,这样至少可以帮助孩子不要在撒谎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即使撒谎了,还能及时地有“火辣辣”的感觉。这是”堵”的策略,通过对品德的要求,制止孩子说假话,而另一方面则要讲究”疏”。一个宽松、安全的认错环境,会帮助孩子明白诚实的代价是低于撒谎的代价的,从而更有动力生活在一个诚实无负担的环境而非一个须用更多谎言来掩盖旧谎言怪圈中。这是利的引导,通过帮助孩子相信世界美好的那一面,而更愿意勇敢地说真话。

说到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妈妈,往往在我做的坏事已经昭然若揭的时候,她还能假装谈判,同意我的条件“如果我说了,你可不可以不要骂我”。习惯之后,我觉得诚实地描述自己的一个错误或是某一件事情都不是不可承受的压力。后来我和太太结婚时,面向三十桌酒席一桌一桌敬酒时,我端着盛着果汁的酒杯诚挚地说“我身体上不能喝酒,我不撒谎,也就不和大家作假了,感谢大家前来,请大家随意”。

谈及于此,除了归纳了自己对孩子将来教育的一点浅见之外,似乎对工作中的允许犯错、鼓励犯错的文化也有更深的认同了。

——2020年8月16日于后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