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不知何故某地举行一选举,呼朋引伴,几人糊里糊涂地各自参选了几个职务,选举规则居然是拟定题目约定某日发表一演说,再由众人投票决定。然而报名之后却碍于各种琐事,竟曾未读过演说要求,直至演说当日,众人登台,或慷慨、或娓娓、或滑稽幽默发表各自的演说,我才慌乱中开始在演说现场阅题。

题目却是一幅地图,已经标注了各项行程,似乎演说的主题是一篇游记。已经来不及写稿,于是只能随着意念临场发挥。

正是那日风和日丽,轻风挽起帘子,阳光铺上满满一床,似乎要把人拖拽着,从房间里拖出来抛进去湖光山色之中。沿着那熟悉的楼梯下了宿舍的楼,几步便走到了瑜家湖边,灌木杂草还是那么高,却已经处处可见点点绰绰新鲜的嫩芽。也许是因为平日里,总是老气横秋地说“人老了”,于是身体就当真接受了这样的宣判,于是乎只消几日不出门走走,脑壳里边便要变着法子演绎各种头昏脑胀,尤其是在这春风和煦的三月之中。

走着走着,却忽然见着一小小的码头,平时这被大半人高的杂草掩护着,也不曾知道什么时候这里建起了一座小码头。那泊着的小船,可不就是为我这随心游荡的人备着的么。

船桨轻轻一荡,那小船便如与我心绪相通一般,悠悠晃起,游向湖心。波光粼粼的湖面,其边角上,遍布垂柳。看看不远那处,那可不是水上长廊吗?闪闪发光的琉璃,翘起的檐尾,虽不是真正的古迹,却也是一般怀旧的古风,复述着荆楚时代讲不尽的故事。

驶着小舟,不急不缓地穿过这水上长廊,长廊不宽,因而时时要小心以免磕碰廊边栏杆。如此水波推着小舟与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东湖边上。这地儿,夏天成“捂汗”,冬天称“吾寒”,三月大概要算是人们出行赏景最佳的时机了。可不是,你看那沿湖的公路、那穿过湖心的小径,哪哪不是人头攒动,接踵摩肩。暗暗庆幸,我可没走陆路而是伴着小舟一叶,无忧无虑。小舟向前飘着,哪怕我早已忘却了划桨,她已径自靠近那湖心小径。那小径左边是东湖的大湖,右边则是被隔开的小湖。左侧水波荡漾,右侧则是处变不惊,晓是一径之隔,恍若千里。

这行程却不让我长久微醺于这略有喧嚣的湖景之中,看看地图,下一站却要穿过东湖,驶入长江。尽管印象中亲眼所见的长江从不有惊涛骇浪,然而要离开这阳光妩媚、微风拂面的东湖而进入浑厚有力的长江中,心中还是一半念念不舍、一半心神不宁暗暗忧虑着那未知的凶险。

然而,忽一转身,却惊觉胸口似有阻滞,再一用力,却发觉是在床上翻身。黑暗中,迷迷蒙蒙的,定睛一看,定神一想,这哪里还有在那轻舟荡漾于东湖之上的少年,已然是在异国他乡的家中卧房之中。外头略有一些亮色,也不知道是东方鱼白肚的光还是前院灯打在树叶上。那蛐蛐的声音,夹杂着远方若隐若现的飞机引擎声,再也不似那童年或是少年时代时谧静的夜晚。

本欲翻身再寻周公一览东湖佳景,却不忍独享这奇遇记而任其流落于记忆的荒野中,遂抹黑爬起,拎着衣物蹑手蹑脚走出卧房关好房门,于“洛阳”房中著有此文,以纪我那时时不由自主飞跃万里时空的心绪。再抬头,已然黎明。

 

 

背景

笔者曾求学于关山口职业技术学院,对瑜伽山水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厚感情。

东湖上并无水上长廊,那些景致应该是源自岸上的那些仿古建筑。也不知道东湖是不是真的通往长江,但是好像听说过武汉近年曾大力疏浚东湖使其连通长江。

这两日气温下降不少,户外甚至偶感凉意,芝加哥最美好的季节即将过去,面对即将来临的严冬,多有不甘。

太太姓周。

近期瑞柏市议会在是否允许大麻销售问题上投票结果摇摆不定,大家都在奋力争取,家乡一些地区因民意交换机制的故障而一再发生令人悲痛的事件,都与投票有关。

移民他乡,如同离开人头攒动的熟悉且安全的景区而驶入长江。争取自己个人利益、族群利益、家国利益,无不如伴一叶扁舟驶入大江大河一般,有无力感却不能抗拒目光穷极之处的探索之诱惑,既有艰难险阻又始终期待黎明。

简爱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罗曼·罗兰 《米开朗琪罗》

 

很长时间没有很好的媒介去听喜欢的中文歌曲,最近终于找到了Hola,能够方便地从Chrome翻墙回国听虾米。十几岁及之前的习惯、喜爱的东西,看来注定就铭刻进了这一生。

刚来美国的时候,和办公室邻座的同事各种掰扯,他是苏联刚解体时非常困难的时候和亲人一起来的美国,大约算得上是逃过来的,所以我们也有不少革命话题可以交换。又一次他问我是不是无神论者,我告诉他我是的,他说他也是的,苏维埃同志都是无神论者。其实事后想想,除去少年时期真以为会有绝对公平、普天下按需分配,还是有一些其他信仰的。

记得很小时候有一天,也许是晚餐后吧,大人们开始议论周围发生的一些时事,偶然会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按照惯例,此时小孩如果也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话,就会被大人斥责“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于是我便竖着耳朵听着“大人们”的讨论,至于具体什么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大抵是在说一些不公的事情,而外公则说了一句“照理说,应当如何如何”,而母亲则回答了“现时只有您老人家还在记着‘照理说’,社会上早就没有人照理了”,外公大约还想为“照理说”辩护一句,但是终究是没有说出来。但是记忆中,外公分析谈论事情的时候,还是常常要说“照理说”。

时光飞逝,外婆因心血管疾病去世后,外公健康每况愈下,在我高中的去世了。想到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带着复印件去外公外婆墓前烧掉时,眼泪都忍不住要掉下来。十几年过去了,“照理说”的信仰却成为了外公留给我的礼物,让我记得去追寻真理,让我得以不忘记正直与道义的轮廓。

这文章的标题其实扯太远,刚好播放到燕姿的“简爱”,也不知道这曲子是什么时候发布,生活被太多忙忙碌碌塞满了之后,曾经记得去买新发布CD的少年也成了每天都得剃干净胡须的忙碌大叔。歌曲里面大约在讲就简简单单地去爱着平凡的彼此。不禁又想到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姐姐的《简爱》小说,当时真以为那书就是讲爱情的,于是还问姐姐为什么要看专门研究“爱”的小说,在那个年代,姐姐还需要义正词严地辩解一句这不是专门研究“爱”的书。我很幸运,虽然成长的家庭物质条件不算好,但是一直享受着亲人给予的无可比拟的爱。逐渐地,要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只是希望自己看到这真实的世界后,还能简简单单地热爱生活、热爱真理与正义。

平凡与懒惰

微信之所以流行,离不开其开放的环境,各种应用各路人马都得以展开身手,百花齐放的同时,自然也会有参差不齐。

最近有一“片”文章,讲的是某某运气如何好,不需要任何努力,也能混到今天,文章标题记不清楚了,大约是“和杨超越相比,这才是锦鲤”之类,又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我的学渣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你造嘛,一看到这个断句,就联想到宝岛脑残偶像剧,有没有?

当然人无完人,文章必也无完美的文章。后一篇文章里的理念尚可,就是接受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但是品行端正善良正直,还是不错的。不过我看到的时候,暗地里还是嘲笑了一番——鸡兔同笼之类的问题都弄不懂的,只因自己读过985硕士所以强行说自己也是学霸——好吧,这是言论自由,所以我暗地嘲笑后也首先怀疑自己太刻薄,一直也不敢光天化日地嘲弄,直到有天看到别人也这么嘲弄一番,原来不只是我刻薄而已。

瞎掰归瞎掰,今天想写写平凡与懒惰。

有一部分人,开始面临一个大问题——轻易得来的好日子过太长了,都不记得为什么应该用努力了。

中国从八十年代起,到现在约40年,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工业水平或是生活水平都极大地提高了。提高到什么程度——1980年中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762元,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则是477.6元,折合美元约60元,而2016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3821元。而且762元是高于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23821元则是扣除了其他“不可支配”收入的,而深圳之类的城市的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48695元,折合美元约7000元。倍数大约是100多倍。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受到的教育,都是“想要收获,要有付出”、“先苦后甜”等等,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则是可耻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躺赢、锦鲤、拼爹开始变成了人生真理,而努力、奋斗则是成为了贫下阶级身上最值得嘲讽鄙视的标签了。

在我看来,不知道努力的人,首先是无知,其次即是懒惰。

他们从来不知道,努力能改变很多很多,“很多”不一定是结果,也有可能是过程。童年里一直记得一句话“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人生在世,你不努力一番,你就错失了体会努力的机会。待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想到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努力地干好一件事情,或是想到自己曾经多么努力地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想必人生的体会一定是不同的。

他们也没有通过自己去追求更美好事物的能力,而只是徒然来这世间走上一遭,既然可以得过且过,何必要去追求精彩人生。善而富的则是吃掉父母兄弟几斗粮食,丢下自己的一副皮囊之后又回到阎王爷处继续混吃,恶而穷的则是为害一方,往往因为好逸恶劳难以产出价值与社会交换所以把手伸向其他人的利益。至于那些恶而富的与善而穷的懒人们则大约是一起合作,上网写篇公众号文章来掩饰自己的懒惰。

而在今天网络自媒体如此发达,人人都要给自己装点一副好门面,谁若给自己带上一顶“懒惰”的帽子,毕竟还是有些出不了场面的。所以,“平凡”就被拉出来挡箭了。不努力的人说,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努力、为什么要为难自己不去享受生活,他们不想吃了苦中苦之后去做人上人,他们就只想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哇,气宇不凡、理所当然!

平凡有没有错?没有错,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顶尖的专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叱咤风云。夫妻和睦、父慈子孝,这样的家庭美不美?美!追求这样的平凡生活有错吗?没有错!可是平凡而美的生活与努力并没有冲突。一位追求窈窕身姿的平凡女性,得要努力健身,得要努力抵抗那些不健康而美味的食品;一位中年父亲想要和叛逆期的孩子一起解决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得要努力思考如何引导孩子而不至于让孩子反感;一位上年纪的老人希望自己的花园时时盛开各色鲜花,他也得努力理解各种花卉植物的喜好,甚至还要记得“那头爱啃鲜花的小鹿,何时会光顾后院”。

纵观历史,而正是因为那些努力,人类才逐渐从动物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努力,文明才传承到了今天;正是因为努力,我们的祖先从各种丛林规则中才能存活下来,才会有我们。

所以,请不要当皮囊。如果不愿意去商海沉浮,那就努力做好工薪族;如果不愿意去大洋与波涛搏斗,那便打理好自己的小家。努力过好自己能过的最好的生活,努力把自己的道德控制在自己能支持的最好水平,努力爱那些你爱的人们,努力让爱你的人获得爱的回馈。让努力成为习惯融入灵魂,而绝不是压力或是负担,也不是感动自己的源泉,更不是发朋友圈的素材,它就只是你的一部分,就悄悄地待在那而,一点都不显眼。

最次,若是不想成为学霸,也得要努力避免自己成为智障(后天型),即便自己成为智障(后天型),也请努力一点写公众号避免把自己的智障传染给他人。

努力吧,毕竟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存活下来、有自己的意识,都是因为当年努力跑赢了几亿兄弟姐妹。

重操旧业

脚伤好了之后,继续重操旧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吗。

已经安装好了两扇门,虽说细节还需要patch。纪念一下!

这是改前丑门

这下面是改后新门。

 

邻居都关心什么呢

昨天提到不少邻居们都在热衷于各种宣传、讨论,那么他们大致在讨论些什么内容呢?刚好去收了邮箱,里面有一堆广告纸,不过仔细看看居然全是民主党邮寄的宣传单。

这个是说预算没有及时通过以及伊利诺伊州政府的各种财务问题,把现任共和党州长的照片挂上去,认为全是他弄的。

这是在说他们上次投票给了现任州长,现在由于预算、未能实现承诺、增加财产税、浪费了10亿等原因导致这几位选民失望了。

这个是在说参议员Curran在某次提案中把票投给了对保险公司更有利的方案,说他更关心保险公司的利润而不是普通人的医保覆盖,而且还把他投票的时间和提案编号都写清楚。

这个是说附近有些工厂涉及空气污染,而且这些工厂和现任州长及现任参议员有各种关联。宣传单上把空气污染的地图和当时的新闻报导的节选都贴出来了。

应该是根据法律规定吧,所有的这些宣传材料印刷、邮寄等的费用的来源都清楚地写在材料上,由于今天刚好全都是收到民主党的传单,所以好几个传单上都写了大致类似于“民主党胜利基金”的标注。这实际上也帮助受众大致了解宣传者的立场,帮助受众了解这份宣传资料是不是有可能存在一些偏见。

恰恰不巧,今天没有相关共和党宣传的信件,所以没有图片说明共和党是如何攻击民主党方面候选人的,不过简单回忆一下的话,大致就是指责民主党候选人会增加地产税、候选人自己把豪宅马桶拆了以省去一些税费、浪费钱在不合理的公务员养老计划上以及把性别认同问题写入到小学教科书里去等等之类的问题。

如下是从网上找到的一张图片,带皇冠的就是苦逼的民主党州长候选人的JB,看图说话–我猜这站在前面的这位演说者肯定是给JB取了个“马桶皇帝”之类的外号吧。

Image result for JB toilet property tax

其实很多宣传资料也是言过其实或者是空无一物的,但是总的感觉就是,不管是谁当选了,下面有一万双眼睛盯着你看,自己做点啥事可就要走心了。

但是从一些数据来看,不少州的不少民众把票投给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的Others,昨天也看到一份资料里女候选人说她不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任何一方的方案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她只会针对问题本身而不会偏向党派。如果分歧继续加大的话,也许会出现新兴务实的第三党或是更多无党人士,应该也算是民主制度下的社会自我愈合能力吧。

 

又到选举季

又到了选举的时候,不少邻居都在忙着评论各参选人,在自家草坪上立起标语宣传自己的政见或自己支持的参选人。某些国家还在搞“五不搞”,XX自信。

是啊,虽说理不辩不明,但是毕竟劳民伤财啊最终会走向帝国主义的没落啊,还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接班人来的爽快。

多年前有人和我争辩,说投票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这论点的意思是“门锁也解决不了所有小偷,所以干嘛锁门”。